|
|
|
|
|
使用方法:
外用。
本包装的塑料透明外盖为量杯,宜于口腔炎症消毒时漱口用。
. 用于治疗时,可用棉签蘸原液直接涂布于患处。一日1~2次。
. 用于口腔黏膜创伤、溃疡及病毒、细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病;
. 拔牙及口腔外科手术前后消毒;
.牙髓及尖周病治疗中的冲洗与封药;
.日常漱口消毒等方面时,可将药液倒入量杯内,用凉开水稀释1~2倍,一次5~10ml,每日2~3次,每次含漱1分钟吐出,半小时内不饮水和进食。
. 用于活动义齿夜间浸泡清洁时,可将原液稀释10倍。
|
|
不慎割伤、擦伤、跌伤怎么办? · 首先,不要慌张,不要随便用手边不干净的物品止血。应先用清水清洗伤口,见伤口周围的污物去除; · 清洗干净后,应立即用消毒药品对伤口及周围进行消毒处理,同时止血; · 若伤口较小,止血后,可裸露伤口,每日涂擦消毒药直至伤口愈合。若伤口稍大,可用创可贴或医用纱布覆盖伤口,更换时涂擦消毒药以防感染; · 如果出血呈喷射状或血流不止,可能伤及大血管,应立即送医院救治; · 愈合期间应尽量避免水及脏东西污染伤口。 救治误区 · 只要不流血了,或包扎好伤口,过几天伤口就会自然愈合? 除了止血之外,还应注意保持伤口及四周的清洁和消毒。另外,较小的伤口不需包扎。如包扎物不干净或更换不及时,易被感染,造成伤口化脓甚至溃烂。 · 用碘酒、紫药水等消毒伤口? 碘酒刺激性大,疼痛剧烈,且皮肤黄染严重,不宜给儿童使用;紫药水毒性较大,目前医药界已不用。应选择高效、安全的新型消毒药品。 烫伤、烧伤怎么办? 如被热水、热汤、蒸汽、热油等热液烫伤,可按下述方法救治: · 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,或以大量流动的自来水冲洗。热天可加冰,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; · 若伤口被衣物覆盖, 充分泡湿后,小心除去,必要时用剪刀剪开衣物; · 用烧伤药品小心涂抹,再用清洁干净的纱布覆盖受伤部位,注意消毒创口,防止细菌感染; · 若受伤面积较大或伤势较重,应立即送邻近医院治疗。 救治误区 · 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、牙膏、浆糊、酱油、草药或红药水等? 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复原,反而容易引起伤口感染,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; · 一直用冰块或冷水冰敷? 冷疗可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,并可减轻疼痛、减少渗出和水肿。但若创面过大,或年龄小则不宜浸泡过久,以免体温下降过度,延误治疗时机。
为什么会牙疼? · 引起牙疼的常见原因之一是龋齿,俗称‘虫牙’,是由致龋细菌、食物、和牙齿易感性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。龋齿深及牙髓会产生剧疼痛。 为什么牙龈会出血? · 多由牙石刺激,牙刷选择不当、刷牙方式不正确、残冠或假牙不合适造成;有些全身系统疾病,也可导致牙龈出血。 为什么会口臭? · 不注意口腔卫生、口腔疾病不及时治疗会伴随口臭。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·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三餐后刷牙,控制糖类的摄入; · 加强牙齿锻炼,使用含氟牙膏补充氟素,提高抗龋能力; · 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液含漱,保持口腔清洁。定期到医院进行牙周洁治; · 使用具有治疗作用的漱口液,改变不良用牙习惯; · 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拔牙、补牙、洁牙、矫正等治疗。 出门在外,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安全和健康。 因受不同地域环境、气候、饮食、旅途劳累的影响,人体抵抗力降低,容易被细菌趁虚而入。引发疾病。因此,在您的旅行箱里,应备有一些常用药品。 除了伤风感冒药、清热解毒药、健胃消食药、还应备有消毒防腐药 不可小看消毒药品,有了它,您可以方便的对餐具、茶杯、卫生洁具等进行消毒,保护自己免收皮肤病、肝炎、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侵袭。并且可以在不小心擦伤、割伤、烫伤的情况下,进行紧急的伤口处理,预防感染和治疗。 |
|